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推進其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教育領域的重要任務,更是全社會共同關注與追求的目標。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職業教育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其質量的提升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學習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學習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心得體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這又一次引發會場內外強烈反響。
2019年,職業教育擴招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隨后,推進產教融合、發展職教本科、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等一系列舉措密集推出。“大國工匠”“地方工匠”評選、各級技能大賽如火如荼。全國總工會日前印發《關于推選2024年大國工匠培育對象的通知》,決定在2024年推選200名左右大國工匠進行培育,示范引導各地、各行業積極培養工匠人才。無疑,這些努力都大大提升著公眾對職業教育的信心。與此同時,職業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與公眾期待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有代表委員調研發現,職業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說起來”十分重要與有關規定落后一步、“看起來”人才輩出與社會需求不甚匹配、“推起來”政策頻出與落地效應層層遞減的矛盾。之前,“年輕人寧愿送外賣也不愿進工廠”一度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一些地方,職業教育的發展處于“營養不良”狀態,體現在生源質量差、學生上升通道不暢、職數管理體制不順、產教融合發展不夠深入等。一個事例是,此前有代表委員指出職校某專業類別“100多個專業只有1個專業代碼”,導致畢業生對口就業受阻。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委員多次建議培養“雙師型”職教師資,所對應的一個現實問題即“職業院校教師在職攻讀國內博士學位的路徑,有待進一步暢通”。
職業教育“說起來”很重要、政策頻出,但落地執行效果卻層層遞減,是因為實際操作中往往缺乏機制、細則和協調,造成執行方向存在偏差、責任落實力度疲軟、落地督查評估不全面等問題。
克服痼疾、創新機制,推動職業教育走上坦途,是回應公眾對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打通技能人才發展通道的期待,也是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的必然要求。
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全社會的共識。“改善職校生就業邊緣化狀態”“完善技能人才成長機制”“使中職畢業生具有多樣的教育選擇和暢通的學業提升通道”“加快設立‘中國工匠日’”……兩會上,代表委員的愛議切中現實。讓職業教育“做起來”與“說起來”同樣重要,期待在兩會上有更多代表委員發出好聲音、交流好實踐、碰撞好靈感,推動職業教育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并大放異彩。
篇二、學習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心得體會
每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協會議隆重開幕。各行各業的代表和政協委員.與民眾進行了廣泛的溝通、交流,開展了深入的討論、研究,帶著關涉教育、醫療、養老、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依法治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國家安全等各領域各方面的議案和提案來到兩會,傳遞了廣大民眾的真實聲音以及對國家和政府的熱切期望,體現了兩會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執政理念。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宣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偉教授認為,過去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創造了新機遇,取得了新成績。她相信,兩會的勝利召開,兩會的集體智慧和協同努力,必將充分回應社會各方面關切,必將充分呼應廣大民眾對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熱切期望,2024年也必將迎來我國各行各業新質生產力提升的一年、高質量發展的一年。她表示,外語教育事關我國新質生產力提升和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在新的國際環境下,定位好、謀劃好、實施好外語教育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讓我們滿懷信心、迎難而上、勇毅前行,為辦好人民滿意的、助推新質生產力提升的外語教育而努力奮斗。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為新時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她將密切關注世界教育發展趨勢,深入思考如何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責獻力量。與此同時,作為派駐至聯合國的國際職員,童筱曼見證了我國在外交領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親身體會到國際社會對我國促進和平發展,屣現大國擔當的廣泛贊譽。這令奮戰在全球治理一線的中國籍職員倍感自豪。盡管身處海外,聯合國總部的中國籍職員仍利用工作之余密切關注兩會盛況,并對兩會精神進行了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也要戮力同心,牢牢把握工作機遇,在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增進國際理解與合作責獻力量。
我認為,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不僅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展現了中國對全球治理的責獻。2023年,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展望未來,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我國將進一步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相關市場化機制,推動環保事業發展。作為環境法學教師,莫菲老師深感責任重大。她將繼續深化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法律保障機制的研究,也將致力于通過課程教學、教材編寫等工作,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通曉國際規則,懂法、懂政、懂環保的曳合型國際環保人才,為速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責獻力量。她也認為高校有責任加強自身的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我認為,2023年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對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以高校畢業生就業為例,黨中央高度重視,全國各級政府、各類資金直接支持就業創業超過3000億元,并采取了拓寬大學生就業創業渠道、加強靈活就業制度保障、發揮數字經濟帶動就業的杠桿效益、營造更加平等的就業環境等系列政策措施,助力學生邁向社會第一步、以實際行動夯實民生之本?;赝?023.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暢想2024.在今年經濟進一步復蘇的暖意中,我們堅信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中國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必將責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篇三、學習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心得體會
春和景明,萬象更新。在這個滿懷希望的春天里,全國‘'兩會"如期而至。在認真學習李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后,我表示:既為過去一年我國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動不已,也對未來充滿了美好憧憬。作為教師,應將習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轉化為教育工作者的精氣神。從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發展史的整體厚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整體高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實踐的整體廣度上,深刻領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將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培養更多富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富有創新型、應用型和復合型的外語人才。
我認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報告舉旗定向、綱舉目張,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其中2023年工作回顧實事求是、今年預期目標和重點工作客觀科學,對我們堅定信心、明確形勢、鼓足干勁、做好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會堅決擁護“兩個確立”,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學習貫徹兩會精神,將兩會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力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高尚品格,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責獻力量。
我認為,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關鍵節點舉行的全國“兩會”任務重大,意義非凡。教育者先受教育,關注“兩會”,學習貫徹“兩會”精神,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聆聽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2023年,在新冠疫情沖擊及外部環境曳雜的整體情兄下,我國經濟社會仍保持穩中向好的良好發展勢頭,有些領域還出現了重大突破.如C919大飛機順利投入商業運營、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歷史性超過火電、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全球所占比重超過百分之六十等等,這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李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取向,這是實事求是、高瞻遠矚的重大部署。相信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定會繼續保持平穩向好的勢頭,前景會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