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傅雷家書讀后感500字初三篇一
其實,傅雷只是這千千萬萬的父母之一而已,同時他也是這千千萬萬的父母的代表之一。他擁有著這世上最普通,最平常的愛,同時這也是這世上最偉大,最圣潔的愛,但其實我們的父母也和傅雷一樣擁有著如此偉大的父母愛。
父愛母愛是偉大的。母親孕育了我們,而父親為我們撐起了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家。母親就像避風港,外面再風大雨大,母親也會為我們遮風擋雨。父親就像是一盞明燈,為我們照亮前進的道路,把我們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
你不要說你沒有感受到父母帶給你的愛,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它們等著你去發現它們。
從我們兒時的呀呀學語,到姍姍學步,到現在,父愛母愛就包圍著我們。當我們生病時,母親在旁細心照顧我們,父親為我們擔心。當我們嘗遍喜怒哀樂時,父母可能比我們所嘗的卻比我們多得更多。雖然有時候父母會責罵我們的不是,甚至會動手打我們,但請記住,父母打罵我們時,其實心里比我們更痛。也請記住,父母永遠都是為我們好,永遠都是愛我們的。
父母之愛,應沒齒難忘。我們應當知恩圖報,做一位孝順的兒女。
傅雷家書讀后感500字初三篇二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以及其夫人從1954年至1966期間寫給孩子們傅聰,傅敏的家信摘要。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充滿父母之愛的教子名篇。他們教導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教他們先做人,后成“家”。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中國父母的典范。
《傅雷家書》中的一封封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沉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
例如:“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最可厭的莫如自以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他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別人上面的愛,才不是盲目的愛。”本段的書信內容由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及了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信中的父親還要求傅聰,在做小事時都要養成一種干凈的習慣。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做人要謙虛,嚴禁,面對困境不氣餒,面對順境不驕傲,禮儀要得體;對待藝術要真誠,有藝術尊嚴,有民族榮譽感;在日常生活中要勞逸結合。
每個人都有父母,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與教誨。當我讀到家書時,感到的是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我似乎找到了另一種父母之愛,那是大多教孩子所體會不到的。那一封封家書就像一次珍貴的交談,拉近了我與書的距離,仿佛身臨其境,我如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聆聽著,感受著。
《傅雷家書》,我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
傅雷家書讀后感500字初三篇三
平常不經常讀書,只因覺得書中內容枯燥,無法激起我的閱讀興趣。而這本《傅雷家書》可以說不像是一本書,反倒是包含著父母親對兒子傅聰的關懷與期待,而傅雷對兒子語重心長的話就像我的父親對我的悉心教導。
“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與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
“從今以后,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這是傅雷對兒子傅聰的叮囑,千叮嚀萬囑咐。父母的心放不住。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該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彎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
細節中體現父親的愛,我認為的父愛就像傅雷對傅聰那樣深沉,并不像母愛那樣直接。它可能就像一杯茶,平平淡淡中自有它獨特的醇,獨特的香。
由于父親在外工作的關系,一年只有三四次見面的機會。但他每每回家,都對我有深刻的教育。這次的期末考差了,爸爸也并沒有對我多說什么,只是隔天買了本《我的成功可以復制》給我,這是本勵志書籍。爸爸對我的鼓勵全凝聚在我的身上。在我讀完之后,爸爸還與我分享讀后感,他對我說道:
“成功并不是意味著次次奪第一,而是努力加上真誠,比上次做得好就已經足夠了,挑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這時我已經會做陳皮茶,帶著一絲絲的苦澀,但仔細品嘗還帶有淡淡的香甜。
我有一杯喝不完的陳皮茶,清清淡淡。只要細細斟酌才會知其味。
我有一個好父親,如茶般的愛我,永遠都是默默的但無處不在地關心著我,鼓勵著我,感染著我。